近日,广东省21个地市公布了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自广东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地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铆足干劲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呈现出创先争优、奋力拼搏的新气象。
据统计,2023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92万亿元,同比增长5.0%。从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来看,珠海、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江门、清远、潮州、揭阳和云浮13个地市“跑赢”全省平均水平,15个地市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超过了当地生产总值的增速。广州、汕头、东莞、阳江、湛江、茂名、肇庆农林牧渔业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惠州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率领跑全省
2023年,广东省各地市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经济向好基础,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据各地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惠州、江门、河源、清远4个地市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率超过6%,其中惠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8.2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领跑全省。
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惠州市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粮食生产工作专班,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系统谋划落实,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惠州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1.34万亩,粮食产量61.66万吨,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此外,惠州发力乡村新业态,深入挖掘特色优势乡村产业,构建“1+N”产业发展体系,搭建平台做好集群化发展文章。同时,制定出台《惠州市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惠州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振兴工作方案》等,加快推进预制菜和海洋牧场等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就在今年广东省两会,惠州市市长温金荣自豪地介绍,惠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南海大黄鱼的人工育苗、保活运输和深海养殖,正努力以“一条鱼”打造百亿级大产业,建设蓝色“大粮仓”。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基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2023年江门市积极锻长板、补短板,挖掘优势产业增量空间,大力推动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2023年,作为江门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新会陈皮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布《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产品亮相中法元首会晤现场;入选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品牌TOP100;登上央视栏目《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入选地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前十;新会陈皮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建设模式;成功举办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新会陈皮历经近千年历史传承,形成了内涵丰富、价值独特、影响深远的陈皮文化,如今的小陈皮做成了大产业,闻名海内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如此评价新会陈皮。
新会柑丰收采摘盛况。
2023年,河源市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5.07万吨,增长2.4%;园林水果产量49.13万吨,增长4.0%;茶叶产量9031吨,增长9.8%。
河源围绕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和东源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在2023年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东源丝苗米、油茶、生猪、茶叶、板栗和蓝莓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同步培育客家特色预制菜产业新优势,形成“一带一新六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
河源和平挂晾腐竹。
为了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2年起,清远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挑选出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等5个特色产品着力打造百亿级农业产业,做优做强“土特产”文章。2023年,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增长超30%,五大百亿农业已成为清远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打出生产端、品牌端、消费端的‘组合拳’以来,清远五大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我们将力争在今年内,实现清远鸡、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清远市市长温文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清远连山梯田。
梅州农村居民“钱袋子”增速高于GDP增速
总体来看,在2023年,广东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据广东省统计局网站显示,2023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27元,同比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07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2元,同比增长6.5%。
据各地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省已有14个地市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长情况。其中,河源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4元、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5元、增长8.3%,农村高出城镇增速3个百分点,增速为已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市的首位。
河源农村居民收入,离不开当地积极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2022年,内莞镇由各村“抱团”联合成立内莞里公司。全镇11个行政村各出资3万元联合占比49%,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盘活、流转和统筹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农业种植、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和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2023年9月,河源连平县内莞镇的11个行政村分别领到了该公司的第一轮分红6万元。
公司成立1年多来,内莞镇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34.5万元,流转土地700余亩,带动100余人就业,有效解决了撂荒闲置土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发展动力足,收入底盘稳。除河源外,汕尾、梅州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也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汕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57元,同比增长6.0%,增速在全省排名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41元,增长7.1%,增速在全省排名第2位。
梅州乡村美景。
梅州市统计局显示,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8元,同比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707元,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高于2023年6.5%的GDP增长率。
早在2021年,梅州市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2023年基本实现全市所有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2024年各地继续保障“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
过去一年,广东省财政以头等力度保障“百千万工程”,新增安排重点任务保障资金155亿元,省级安排“百千万工程”相关领域总投入达1490亿元;构建海洋强省建设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投入20亿元推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突出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投入84.66亿元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等。
2024年,钱又将花在哪儿,怎么花?近日,广东部分地市赶在春节到来前公布新一年财政预算动向,“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依旧是“关键词”。
逢年过节,广州人都爱买花。
2023年,广州市投入281.3亿元,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比增长4.9%。根据2024年广州市政府预算报告,2024年广州计划投入144.2亿元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其中投入78.2亿元用于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投入4.5亿元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与广州毗邻的佛山市,2024年市级财政计划安排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方面支出256.69亿元。其中,将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支出196.0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市域结对协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工作。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也有“大动作”:珠海市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五年统筹100亿元支持区镇村发展,设立5.58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并投入5亿元支持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江门市安排资金6.21亿元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安排3781万元用于推动农业强市建设,投入1655万元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配套江门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专项资金230万元,支持打造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等。
佛山万亩基塘连江迎山而去。
此外,2024年汕尾将安排“百千万工程”相关资金3.6 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 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记者】梁煜 曹童童 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